发布时间:2022-10-12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做好2022年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并于10月11日正式对外公布了一批24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该名单显示,临港新片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在列。
24个基地中,东部地区8个,中部地区4个,西部地区9个,东北地区3个,统筹兼顾区域发展,健全完善空间布局,将有力支撑“四横四纵”国家冷链物流骨干通道网络建设,带动冷链物流规模化、集约化、组织化、网络化发展。
据介绍,临港新片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主要布局在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芦潮港区域。基地将凭借临港新片区特殊经济功能区和洋山特殊综合保税区“双特”政策叠加优势,依托洋山深水港、浦东国际机场两大全球核心物流枢纽,建设成为国际国内双循环冷链物流战略链接和桥头堡、全球跨境冷链食品商贸体系核心枢纽平台、亚太地区跨境冷链药品分拨和交易中心、我国保税冷链物流口岸监管创新引领区。
2021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提出了布局建设100个左右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的部署。该规划指出,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是我国三级冷链物流节点的一级节点,承担产业引领、产地服务、城市服务、中转集散、口岸贸易等功能。
2021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实施方案》,重点依托106个城市开展基地布局建设,重点面向农产品优势产区、主要集散地和主销区,打造国家层面的骨干冷链物流基础设施网络,整合集聚冷链物流资源,促进冷链物流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集群发展,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坚实基础。
值得注意的是,首批17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建设名单已于此前发布,加上今年明确的24个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达41个,覆盖全国27个省(区、市)。
支撑起全国绝大多数末端配送的快递三轮车正长期面临难以合法化的窘境。目前,全国仍未建立起针对三轮车运营的统一政策及标准。同时,部分不遵守交规的三轮车的确给行人及普通车辆带来不少困扰。
全球经济新旧动能转换加快,产业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抢抓产业变革机遇,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全面发力发展新赛道,锻造未来发展新优势,对推动产业转型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由湖北省贸促会和香港贸发局合作举办的2022亚洲物流航运及空运会议湖北分会场活动日前在武汉举行。
由中国交通运输协会物流投融资分会、成都市供应链协会主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物流投融资大会暨成渝地区供应链论坛"在成都开幕。
物联网的核心还是互联网,但它是新一代信息网络的组成部分,也是在互联网基础上的延伸。物联网的三大技术体系包括:传感器技术、通信网络体系、智能体系。
金琥汽车见面会在成都举行。会上,金琥汽车展示了公司自创立至今取得的重要成果,同时对外明确了品牌价值追求和战略规划。
位于通州区马驹桥镇的北京东南高速公路智慧物流港已正式开工,一期计划于2024年底投产。
生态环境一旦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的干扰,超过了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而不能恢复到原来比较稳定的状态时,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遭到破坏,物质和能量输出输入不能平衡,造成系统成分缺损,结构变化,能量流动受阻,物质循环中断,严重的就是生态灾难。
广袤的京畿大地上,机场群初具规模,临空经济蓬勃发展;6条“+石欧”班列平稳运行,并与海运、陆运紧密衔接……立体物流体系加速构建,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速增效。
物流中心(园区)是物流业务集聚发展的核心单元,从空间上积聚了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成多种运输方式、包含多种物流设施和功能业态,因此物流园区将是物流行业碳中和进程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