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2-09
春节假期结束后,快递行业迎来一波节后小高峰。作为全国快递企业总部集聚地,青浦区申通、韵达等龙头企业通过运力调配、人员返岗,区域快递服务能力正快速恢复,为节后物流高峰提供坚实保障。
上午10时,申通快递上海转运中心呈现高效运转场景:来自全国各地的快递干线车辆进出频繁,工作人员在各卸货点位上有条不紊地将快递放上传送带,一件件包裹通过自动化装备开始识别、分拣、流转。“中心日均单量320万件,单日处理能力已恢复常态的90%以上。”申通快递上海转运中心负责人汪秋贵告诉记者。
针对节后业务高峰,转运中心提前部署运力保障,确保车辆和人员配备充足。对此,汪秋贵信心十足:通过年初四启动的‘点对点’返岗动员,目前人员到岗率已经达到80%,预计在明天初十实现全员到岗。此外,我们还采取自有车队+第三方协作的弹性运力模式,全力应对节后业务量高峰。
走进韵达快递上海分拨中心,映入眼帘的同样是一片繁忙的景象,工作人员正忙碌地分拣来自全国各地的快递,这些包裹将装车流向遍布全市的快递网点接收端。韵达快递上海分拨中心操作经理刘海静表示,目前人员返岗率已经达到93%以上,预计今晚将迎来快件的处理高峰,较日常增幅15-20%。
无论是转运中心的大规模分拣,还是网点的末端派送,各个环节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在申通重固新区网点,工作人员正进行快递分拣、扫码、装车等工作,不一会儿,满满一车快递包裹便“准备就绪”,等待快递小哥派送至客户手中。重固新区网点负责人陈利华说:“网点积压件已全量清空,快递员基本全员到岗。进港派件量目前已恢复70%,预计明天基本恢复正常。”
廊坊开发区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约仪式,廊坊开发区创信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与金港物流集团、中金瑞港物产有限公司与京东智能产业发展公司分别签订战略合作协议
交通物流是推进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的关键领域,发挥着先导性、基础性、保障性作用。
随着无人车、无人机等智能运输工具的兴起,传统的物流配送模式正被重构,菜鸟、京东物流、顺丰、美团等头部选手都在逐渐加码AI在物流场景的落地。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8日)公布11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在线上消费需求的不断释放下,11月份中国电商物流指数继续环比上升,创近七年内新高。
“全球5日达”为跨境电商提速,解决了跨境电商物流面临的漫长运输时间和高昂成本问题。
浙江省机场集团与普洛斯航空物流平台普恒国际在杭州举行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
我国发布了《有效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行动方案》和《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行动计划》,旨在优化物流体系并激发市场潜力。
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全市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进展情况。
京东物流公告称,其子公司拟购买跨越速运集团有限公司合共约36.43%的股本权益,总对价不超过约64.84亿元。
在沪苏浙皖深化推动“联动接卸”模式下,长三角三省11个港口与上海洋山港“视同一港”,实现进出口货物“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每个进口和出口集装箱可分别降低物流成本200元和400元。
中远海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与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汽车集团股权投资有限公司、上汽安吉物流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增资协议》。
京东物流与跨越速运进一步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关系。此次合作后,跨越速运还将持续保持品牌与团队独立运营,创始人胡海建先生将继续担任跨越速运董事长及CEO,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战略与主要业务保持不变。